电动布草车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设计研发、材料与部件加工、车体制造、总装调试及质检包装五大环节,具体流程如下:
1. 设计研发阶段
基于使用场景需求,工程师通过三维建模完成结构设计,重点优化载重能力(200-500kg)与空间布局。动力系统需匹配电机功率(400-800W)、电池容量(48V/20-30Ah)及传动装置,确保续航达30-50公里。同步融入防倾倒、过载保护等安全机制,并符合ISO 13849机械安全标准。
2. 材料与部件加工
车架采用6061-T6铝合金型材,经激光切割、CNC折弯后焊接成型,关键承重部位进行应力优化。驱动系统包含无刷电机、行星齿轮减速箱及控制器,采用IP54防护等级。货箱使用ABS+PC复合材料注塑成型,配备防滑隔层。锂电池组通过UN38.3认证,配套BMS管理系统。
3. 车体制造工艺
焊接车架经抛丸除锈后进入电泳涂装线,完成底漆-面漆-清漆三层防护(膜厚≥80μm)。驱动桥总成采用伺服压装工艺,轴套配合公差控制在0.02mm内。转向系统装配精密万向轮(载重150kg/个),配置机械式驻车锁止装置。
4. 总装与调试
流水线依次安装动力总成、电池仓、触控仪表(带RFID识别功能)及声光报警模块。关键螺栓均使用扭矩扳手紧固并点漆标识,传动链条张紧度调至5-8mm挠度。动态测试包含8小时满载连续运行、15°坡道启停及紧急制动(制动距离≤1.5m)。
5. 质量检测与包装
通过IPX4防水测试、EN1175电气安全认证后,采用EPE珍珠棉定制包装,配备充电器及多语言说明书。出厂前进行扫码追溯系统录入,提供远程诊断接口,质保周期通常为2年或3000小时运行。
该生产工艺通过模块化设计将生产周期压缩至7-10个工作日,量产合格率可达98.5%,适应酒店、医院等高频使用场景的耐久性需求。